(原文發表於中國醫訊96期--100年7月號)
http://www.cmuh.cmu.edu.tw/cmuh/epaper/epaper_02.php?cid=612
中醫針灸 助妳好孕
文/針灸科醫師張恆偉
圖/吳依凡‧郭博全
對渴望生兒育女的夫妻來說,無法生育是件很痛苦的事,許多人背負了沈重的家族壓力,甚至造成夫妻失和。根據估計,台灣有10-15%的夫婦是不孕的,美國大約也有13%的夫婦曾接受不孕症治療。
國外研究顯示針灸可幫助受孕
關於不孕症的治療,在原有的療法之外,國外有學者開始研究針灸治療不孕症的效果。在女性不孕症方面,美國《生育暨不孕》期刊 (Fertility and Sterility)2006年5月刊登了1篇「針灸對於IVF和ICSI成效之影響」,文中針對225位經過多次人工體外授精(IVF) 及胞漿內單精子注射(ICSI)的患者做研究,其中116位患者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針灸治療,109位患者接受假針灸(placebo acupuncture)治療。研究顯示,針灸組的臨床妊娠率及持續妊娠率(33.6%及28.4%),均顯著高於假針灸組(15.6%及13.8%),結論為針灸對幫助受孕有正面效應。
另1篇刊登於2009年12月期刊的文章「人工體外授精胚胎植入治療中,誘導排卵(COH)期間進行針灸,皮質醇及泌乳激素之變化」則提到,針灸對於婦女在人工體外授精治療過程中的血清皮質醇及泌乳激素,可以發揮有益的調節效果。
中醫認為體質與不孕息息相關
中醫面對女性不孕症的問題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,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,在這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,仍能扮演一定的角色。在中醫理論中,常用二分法來分析事情,因此不孕症可以先分為「虛」、「實」兩類,「虛」代表的往往是功能低下、營養不足的現象;「實」代表的往往是阻塞不通的現象。因此,不孕可分為「不榮」及「不通」兩類,針對「不榮」,則補益氣血;針對「不通」,則疏通氣血,以達到助孕的效果。
哪裡虛會導致不孕?在中醫生理學中,腎藏精,主管生長、生殖、發育,也就是說,腎這個臟腑如果功能低落(中醫稱之為腎虛),可能會讓人體無法發揮正常生殖功能,因此不孕症的治療多從「腎」著手。臨床上,腎虛可以再分為腎陽虛、腎陰虛兩大類。
在「實」的範疇內,中醫常探討氣、血、津液的循環是否順暢,氣的不通,稱為氣滯;血的不通,稱為血瘀;津液的不通,稱為痰阻,如果有不通的現象,也會影響生殖能力。以血瘀來說,類似於子宮動脈血流阻抗,阻抗越高,越不利於受孕,針灸這時可以發揮活血化瘀的效果。在外國的研究中,針灸就被認為可以降低子宮血流阻抗。
不孕症常見的類型及治療選穴
綜上所述,不孕症患者可分為5種類型
‧腎陽虛:
患者多有臉色蒼白,語音低微,喜歡熱飲食,性冷感,腹部及四肢冰冷,腰酸腿軟等症狀。把脈常會出現沈、遲脈、兩手的尺脈往往無力。對於這類患者,我們常運用針灸學中的「灸」來治療,所取穴道是腹部的氣海、關元、中極、天樞等穴。(圖1、圖2)
圖1:溫灸腹部穴道
圖2:針刺腎陽虛常用穴道,針上加艾粒溫灸
‧腎陰虛:
患者屬於虛弱但陽氣相對過亢的類型,因此會有兩顴紅赤,口乾卻不是很愛喝水,舌紅苔少,身體尤其是手心腳心易有燥熱感,容易有夢交的經驗,容易有性衝動等症狀。把脈常會出現細脈。針灸可選用復溜、照海、陰陵泉、三陰交等穴。(圖3)
圖3:腎陰虛常用穴道
‧肝鬱氣滯:
患者因為氣機不暢,常有經期先後不定,經來腹痛,經前乳房脹痛,精神抑鬱,煩躁易怒等症狀。把脈常出現弦脈。針灸可選用合谷、太衝、三陰交等穴。(圖4)
圖4:肝鬱氣滯常用穴道
‧血瘀:
患者因為血流不暢,常見月經後期,血量少,色紫黑,血塊多,平時小腹作痛,痛時拒按,舌質紫黯或舌邊有紫點等症狀。把脈常出現澀脈。針灸可選用血海、膈俞、三陰交、行間、大陵等穴。(圖5)
圖5:血瘀常用穴道
‧痰阻:
患者因為津液的循環出現障礙,所以常出現經行延後,甚或閉經;帶下量多,質粘稠;形體肥胖,大便軟黏,舌苔厚膩等症狀。把脈常出現滑脈。針灸可選用豐隆、陰陵泉、水道、水分等穴。(圖6、圖7)
圖6:痰阻常用穴道(腳部)
圖7:痰阻常用穴道(腹部)
針灸助孕具備有效、安全、經濟等優點,更重要的是,針灸能改善體質偏差,幫患者在懷孕前強化身體機能,懷孕後有更好的身體狀況去孕育胎兒,因此針灸療法值得不孕患者採用。
必須注意的是,許多患者的體質屬於虛實夾雜,有的需要先補再疏通,有的需要先疏通再補,治療時應與中醫師密切配合,逐步調理體質,把受孕的障礙一一排除,才能撥雲見日,好孕成真。